当年 Gmail 发布的时候给人的震撼是痛彻心扉的,再次之前大家以为 Email 就应该是那样了,不会再有什么大的改进,甚至将被越来越多人抛弃。Gmail 给 Email 带来了新生,全球 Email 提供商开始大规模的步入 G 容量时代,并且开始越来越重视 Email 的用户体验和创新,笨拙的老牌 Email 提供商微软很快就被 Gmail 甩开几条街,同样遭遇的还有雅虎邮箱和国内的 163。而一直将 Gmail 奉为模仿对象的 QQmail 却异军突起,凭借良好的用户体验获得大量用户,一举扭转了 QQmail 幼稚的商务形象。
就在大家以为 Gmail 将是 Email 的终点的时候,Email 开始变的越来越臃肿越来越慢的时候。Gmal 发布十年后,这个团队再次出发,抛开一切杂念,重新开发了一个版本,并且命名 Inbox 。这才是面向未来的 Email,面向移动端,尽管它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但这个全球最大的 email 如此华丽的转身再一次让国内互联网公司脸面无光,即便是创造了微信的张小龙也没能在 QQmail 的革新上做出长足的创新。
上图正是 Inbox 网页版的界面,之前只知道 Inbox 有手机版本,但未想到现在尽然可以直接将 Gmail 切换到 Inbox 版本,如果你已经在手机版激活了 Inbox 账户,即可打开 https://inbox.google.com 登录即可。如果和我一样已经受不了 Gmail 的臃肿,可以点击左下角的设置按钮> 其他> 勾选 「从 Gmail 重定向至 inbox.google.com」 这样当你打开 Gmail 的时候,自动帮你切换到这个 Inbox 界面。
Inbox 中强制将每封邮件进行分类筛选,作为一件待办事项推送到你的面前,当然邮件会有很多自然的分类,还有优先级,google 通过强大的云计算能力来自动帮你完成分类,极大的节省了用户的分类时间,这个和 Gmail 支持自定义的分类是很大的不同的,所以前面说的是面向移动端。
每封邮件的右边有三个按钮,分别是固定在 Inbox 中、延后至某个时间处理、处理完毕。处理完毕的邮件将不会显示在 Inbox 中,可以在处理完毕文件夹中进行查看。这个思路和 GTD 软件的思路基本上是一致的。连有下家都有个大大的加好按钮,和添加提醒按钮。
从目前个人的体验来看,其加载速度和用户体验要比 Gmail 高一个档次,正具备了面向移动终端邮件和事务处理的能力。这让我想起了之前的一个国产 APP——简信。其将每封邮件理解为一个对话,这也是个不错的设计思路,或许未来大有可为,不过目前没有获得大厂商的支持,创业团队的话语权和号召力和 google 不可同日而语。
另,Gmail 和 Inbox 在大陆地区访问需要自带翻墙梯子。
本文由 《放羊博客》 和 《必须生猛》 官网提供,微信公众号同步发布 (打开微信-> 通讯录-> 添加朋友-> 查找」joojencom」)
微信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吗?写得真不错!
是的
inbox 缺失有不少创新的地方。提高了处理邮件的效率,添加了智能分类,也增加了时间管理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