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近年来使热门话题的,对于长三角十六市长会议的召开更是全国瞩目。一些市长们为了能够挤入这一经济体中,当起了观察员城市代表了,对此颇有非议的人们开始发表感慨。怎么可以这样呢?区域经济是整个多家的战略部署,如何成了各个自己的事了。
为的都是个后花园的名额而已,为的是纳入上海的经济辐射区域。这将带来丰厚的回报的,如此想来也就不足为奇了。
马鞍山和镇江争当南京的 「后花园」,苏州、昆山、杭州要成为上海的 「后花园」,南京、杭州、上海更是力争成为长三角的 「后花园」……近两年来,长三角城市内纷纷喊出当 「后花园」 的目标,并大张旗鼓地宣传造势。
曾有人认为 「后花园」 的概念开始逐步淡出。其实未必,看似平静的外表下,免不了会发生一些不平静的事情。区域经济的今天,「后花园」 这个轻飘飘的词其内涵不仅仅是在地理意义上的 「后庭花」,蕴涵更多的是 「借势」 所得的含金量越来越高的产业群。
民间流传着一句话:「马鞍山行政上是安徽的,经济上是江苏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话不算夸张,因为南京确实是马鞍山经济飞跃的重要依托。但其实马鞍山人心里也很清楚,他们只是以 「紧靠上海」 战略取得突破,在南京鼻子底下抢食并开花结果。
其实,马鞍山人的战略并非空穴来风。昆山与上海的结果也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一点。去年上海提出了 「173 计划」,降低商务成本,其目的之一就是 「比昆山」。据了解,在大陆投资的台商中有 10% 集中在昆山。
安徽的经济为了能有更大的活力,近年来开始了加入华东的步伐。芜湖市,合肥市马鞍山等城市都在做这方面对努力,而最令人受不了的就是这样的地域歧视越来越严重了。在这样的前提下国家更该有所表示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不能由于个人的行为把经济的发展赋予了个人的意愿,这样违背经济规律的举动是无法让区域经济发挥其应有的功效的 [2005-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