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自行车的那点事

图片

 

昨天和菜头老师写了一篇《像个中产阶级那样去骑车》,描述了当当下中产阶级经常玩的一个新活动,骑自行车。

或许你在朋友圈、市区、郊外,经常看到一帮身着专业装备的骑行人。更早的是像个流浪汉一样骑行西藏。

不了解的人会说,这特么不是我们小时候才干的事情么,约三个五小友,准备骑到什么地方,然后再骑回来 。在某个暑假的下午,我们几个光着膀子,各自踩着自己家的二八大驴或者凤凰牌大扛,准备骑到附近的山的那一边,绕一圈再回来,那时候没有公里数的概念,现在想来,怎么也有个二十公里。就这样一个一句话提议,大家都为这个从未有过的未知旅程兴奋不已,二话没说开始风驰电掣,期间还有个年纪较小的小伙伴没有自行车,准备坐在后座跟我们一起去“冒险”,后来考虑路程太远,带个人没法在晚上赶回来,但这个小伙伴依然跟着我们的车队跑了很长一段,才不地目送我们远去,我们就这样趁着风,披着晚霞完成了一次长距离骑行。直到我们回到家,那位没自行车的小伙伴还没有回来,可能因为被我们拒绝同行后生气,很晚家人才找到他。为此,我还默默自责了很久,虽然不至于走丢,但抛弃小伙伴的这种极度好奇和参与感,有点不地道了。

而今天,我们的下一代小朋友已经跃跃欲试开始重复我们当年做过的事情,小朋友早早就有了儿童自行车,然后随着年龄增大,不断更换更大的自行车,即便在小区里,骑上儿童自行车享受风驰电掣也是每一位小朋友乐此不疲的事情。

我看小区里稍微大一点的孩子,都会有一辆不错的自行车,一方面上下学可以骑,另外,也能满足这种骑行的需要。

和我们传统印象中的骑行不同的是,今天的中产骑行装备动不动入门级的上万,中高级配置的怎么也得一辆小汽车的价钱,这还不算顶尖的。而目的也不同了,以前我们是为了享受骑行的过程,风略过耳畔和每一寸肌肤,这种零距离的触及自然是让人着迷的。而现在大部分人骑行是为了锻炼和减脂。

有个同学,大概8年前开始市区、郊区骑行,他们有小分队和组织,就像热爱跑步的人一样。什么环独墅湖,环太湖。一到周末,苏州太湖沿岸的骑车人络绎不绝,有的甚至从苏州出发,沿太湖骑到对岸的湖州然后再骑回来。

类似城市的骑行活动我相信也不少。

朋友圈中社会我龙哥,一辆裸车买了2个W,什么骑行服、锁鞋、车上的一套附加装备没有个一两万也是下不来。

毛估估算一下,这种运动着实只有中产才能承担。话说这种专业的自行车大部分都是国外品牌,号称自行车王国的地方,竟然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中产崛起催生的这个庞大市场,看能否卷出来一两个信得过的国产品牌。从这方面来说,中国制造依然有市场,随着这些年经济的长足发展,依然会催生很多以前没有的消费需求,这也是未来商业的新机会。

和老师咨询一圈下来后,和我的做了同样的选择,用扫码租共享单车,来应对短驳通勤。

虽然共享单车的骑行体验和舒适度没法和专业骑行车相比,但是胜在方便。试想如果我买了一个专门的自行车,放在哪,会不会被偷等等一系列问题就会随之而来。

关于骑行,天花板当属《禅与摩托车维修日记》不过,国内摩友无法获得美国那样的摩托党骑行体验,国内不少地方是禁摩的,而且不能随意改装,大量中产级摩友装备价格也是令人咋舌。

推荐:城里养狗
上文:2023年了,写公众号还有前途吗?
 
点击https://t.zsxq.com/EQJeyRJ
加入我的知识星球
一起探讨每天思考、成长经历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2 Comments

  1. 勘误:话说这种专业的自行车大部分都不是国外品牌 -> 话说这种专业的自行车大部分都是国外品牌。
    原因很简单,一方面中国非常注重“安全”,没有什么大型速降、山地等比赛,反而诞生了特色的“山马”,这一点从国内的汽车拉力赛的搞笑场面也可以看出来。
    另一方面,还是大部分人太穷。对穷人来讲,自行车只是一个移动工具,无法作为爱好。爱好者群体太少,就没有大量消费,本地厂商就无法投入重金研发,也就没办法通过优质的产品打响品牌并继续做好品牌。没有好的口碑,基本无法进入国际市场,本地市场又太小,也就只能做“性价比”产品。

    1. 感谢,我觉得中国的消费升级还没到那个阶段,自然就不会有更高的产品形态出现,以前大家都是卷低端,打价格战,不注重高附加值,目前经历的产业消费和制造业升级后,才会有更多高精尖的东西出现。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