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是一个开源的阅读器,你可以认为他是多年前被关闭的 Google Reader 的升级版。
之所以最近爆火,可能是因为大家对于获取信息的单一方式厌倦了。
订阅器时代,人人都有一款心仪的订阅公司,而 Google Reader 则是里面最大的一个,随着他的关闭,基本上一个时代结束了,而其他的大大小小的订阅管理工具也随之倒闭。
取而代之的是今日头条这样的算法推送引擎,你喜欢看什么题材的,系统就会一直给你推送这个题材的。
自此,算法推送成为主流。订阅工具随之灭亡,伴随着一起被淘汰的,还有 rss 这个远古的技术。
而现在复活的除了 rss3 技术,还有更先进的聚合技术,rsshub 等。有人将 follow 的出现,理解成互联网技术的倒退,认为 rss 是一个过时的技术。
这让我想起了当时被 Facebook 是收购的 friendfeed,如果这个公司没有被收购,现在应该是可以淘汰 Twitter 的技术,而让人多人大跌眼镜的是,诞生于 2007 年的 Twitter ,依然是这个互联网世界信息发布的中心。
不要被 follow 的介绍页面吓着了,当你进入之后,会发现,里面大部分是中文用户,并且也提供了中文版本,里面一大帮人分享了自己的订阅聚合列表。除了我们之前熟悉的支持 rss 的网站,还有小红书,b 站,twitter,豆瓣, 即刻等一众网站的内容。
也就是说,follow 其实已经是一个聚合信息的工具,以前,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信息都被围困在各个不同的 APP 中,你要看别人的小红书,你得去他的小红书,你要看某人的公众号,你得用微信去去订阅他的公众号,而这些 APP 之间的内容是相互屏蔽的。
移动互联网浪潮终结了 web 互联网的同时,也终结了当初的互联网开放互联的基本精神。
而现在,这些大厂的 APP,像极了一个个数字农场,把用户圈在里面,也把内容全在里面,你要想看,就得去他们的 「农场」,生产内容的用户,成了这些 「农场」 奴隶或者长工,不断为这些农场生产新的内容。
而 follow 则是的破这些农场围墙的一个工具,从此,获取信息可以自己定制,不再受算法的狂轰乱炸,也不用在为了那些农场主们建起来的高墙而烦恼了。
这个东西的确聚合的东西够多。
不过信息多了,又容易陷入到各种信息流里面去。
至少可以自己主动选择的
对于长期用 rss 订阅的人来说,没啥入门门槛,就是没有邀请码,体验不了全部功能
全面开放应该快了
最后一句话言重了,在 Follow 乃至 RSSHub 没有出现之前,想要突破平台算法的人也会有自己的办法制作 RSS ,不过它确实让门槛稍微降低了一点。由于法规等问题,国内的企业有想法但基本不敢做,做了也不可能上架,所以只能由社区野蛮生长,得益于 RSSHub 项目的成功,Follow 具有非常得天独厚的机会。
国内互联网的割据情况比国外更加厉害
最近推 follow 的小伙伴好多!
确实好用,就是不知能能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