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单伟建的书,我想他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就是让人产生信任,即便是收购韩国第一银行这样的大事情,和政府来来回回谈判十几个月,韩国政府那边要谈判的都是不同的部门,不同的人,从一个人不认识,到最终交易达成。
我想,那样级别的谈判,是艰难而富有挑战性的。我之前的工作中曾有幸参加过几次商业谈判,说实话,这种高等级的谈判,从开始就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不太可能短平快。谈判双方从不认识,到熟悉,然后到慢慢掌握各自的做事风格和特点等等,这都需要时间,以及在不断对话和共事中相处得来,谈判过程中的很多共识达成乃至于最终的达成,都需要基于信任。
对于一个陌生人来说,很难有什么信任感而言,无论做什么工作,做什么合作,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这个过程免不了。
当然,越是激烈交锋中,越是能窥得一个人真实面目,而在为了一个事情努力的各方,无论各自的出发点怎么样,至少大家有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也容易达成共识,当确实有不适合的人的话,那么这个人也可能会被边缘化,因为他和所要做的事情背道而驰,而想想而行的人,或者并肩前行的人,更容易产生信任,不管什么性格,做事风格怎么样,都不影响。
而一旦产生了基本的信任,那么很多事情就会顺利很多,即便是作为谈判的双方。有个各持观点不同,谈判的双方往往容易陷入对立面的怪圈,把谈判桌另一面的当成对手和敌人。而谈判的过程中,又是双方你来我往的妥协和进攻的过程。但是最终双方达成共识的基础,确是信任,想想也非常有意思。
谈判是陌生人建立信任的典型,这也是为什么难,大街上你看到的陌生人,没有信任也没关系,因为你们即便擦肩而过,之后也没什么交集。
而对于团队中的人来说,信任又是最基本的特质,否则,将没有办法协作。
我在网上行走了十几年,见过不少陌生人,很多是连长这么样都不知道的陌生人。我只通过文字在上上传递我的想法,而对方也是通过文字而来,有的人是 「擦肩而过」 之后再无联系,有的人则逐渐建立起了信任。我在网上做付费专栏和付费社群,这些都是基于陌生人社交而建立的,同样的,别人的付费,基于的同样是信任,而且我认识付费是最高级别的信任。
别人为了你的文字,愿意掏腰包,这种信任可比口头上的信任来得真实多了。三月底,我的付费社群满 9 岁了,正式迈入第十个年头。一些从未见过面的读者,选择拿钱包说话,选择继续付费。这种信任是不言而喻的,当然,也是相互的。
这两年,我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构建起了被人也能用的人生系统,以及各个子系统,我从学习、实践到分享出来,同时我也是一位个人投资者,我也将我的思考、投资原则、我读的书分享出来,有的人从中得到一点点启发,那这些文字就算是有价值的了,光说没有人愿意听的,也不太相信,所以我选择自己先做起来,然后分享出来做的过程中我的思考和取得的结果。我想,不少朋友正是看到了这种行为,逐渐产生了信任。而这也正是我未来努力的方向。
推荐:事关每个买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