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1 篇文章
在 2020 年到来之前,我在 「得到」APP 上新加入了两个内容的学习,说实话,自从得到 APP 上线后就一直存在我的手机里面,不时打开看看总会有新的惊喜。
无独有偶,这两天被得到 APP 创始人罗振宇的年度演讲刷屏了,不喜欢的人开始臭骂罗振宇又是在贩卖焦虑,新时代的精神传销,这两天倒是有不少大佬开始撰文力挺罗振宇,认为是在做正确的是,积极的事,传递的是正向价值观。
记得罗胖前年的年度演讲放了一个书单,直接导致过年前那些书都卖断货,其影响力可见一斑。得到 APP 这两年日渐壮大,很多牛逼的人物都在得到上开设相应课程,说明人家是做对了的。
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尤其在得到 APP 上的,大部分都是受过良好教育,追求自我提高的一群人。
今年 get 到一个点就是下图显示的,来自曾国藩的 「躬身入局」。
具体不清楚这词啥意思的可以去百度一下,或者建议你看一下罗振宇年度演讲的相关章节。
躬身入局
让我感同身受的是在 2019 年底之际,我给自己开的一个新课题——重新系统学一遍 Python 编程语言。
Python 其实是个比较老的编程语言,这两年伴随着人工智能的火热,焕发了第二春。
初次了解 Python 其实是因为豆瓣,当初国内网站里最有调性的一个,也是唯一个用 Python 开发的网站。大学里教授的 C 语言,后自学了 PHP,具有 C 语言基础的人学 PHP 相对更加容易,很多语法以及书写规范都相近,而 Python 却大不相同,连一个空格都是被严格要求的。但是其严格要求的结果是,代码更加简洁优雅,用业内的话就是 「人生苦短,我用 Python」。
我虽然简单了解过 Python 的一些基本语法,但是并没有真正用 Python 写过程序,当然的,很快也就忘的差不多了。
而由于这些年一直从事的是和程序基本绝缘的工作,鲜有机会再重新接触代码,很快连 C 语言和 PHP 基本也都还给书本了。
2019 年还有个网络事件就是李笑来老师在 Github 上发布了他的另一本书——《自学是门手艺》,曾长时间占据 Github 分享榜首位置。
这本书的奇葩之处是,从学 Python 入手来介绍自学这门手艺。结合我本身正在做的一个事情,于是决定撸一遍这本书。
自学不仅仅是一门手艺
自学不仅仅是一门手艺,大学最大的贡献就是教会了一个人怎么去学习,上过大学的人大概都知道,你从事的工作所用的技能又有多少是你在大学时期学到的呢。
甚至大概有 70% 以上的人从事的,完全是跟大学所学的专业完全背离的工作。那么要想在毕业后还能在这个社会混下去,就必须要学会 「自学」 这项基本技能。
要知道,扎心的数据是,这个社会上其实 80% 以上的人是未上过大学的,官方统计的数据其实更高。
那么,这么多人要想在这个社会上有立足之地,很多生存、赚钱技能都是靠后天自学习得。
自学已经成了这个社会的刚需。
下图是印象笔记和新榜共同推出的微信公众号上的 「识力」 和 「自我学习」 榜,可见二者是高度重合的。
在这个高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下,谁都不想被落下,被年轻一辈拍死在沙滩上,于是这些提供学习内容的公众号便脱颖而出了。
入局只是开始
如果你也想测试一下你是否还具备自学能力,那么我倒是也建议你撸一遍 《自学是门手艺》 这本书,会让你感受到是被支配还是在支配别人。链接如下:
https://github.com/selfteaching/the-craft-of-selfteaching
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子书,这是发布在戏称为全球最大同性恋社交网站的 Github 上,Github 是个近些年迅速崛起的代码分享网站,由于上面基本上集中的都是码农,而这个工种又基本上都是男性为主,故有此戏称。
互联网从业者应该最具备分享精神和自学精神的一群,他们很多人都是未经过高等教育,一样成为行业翘楚的人。自己写的代码分享出去并供别人免费使用,交流,改进,甚至进化。让 Github 成为了 IT 圈子里无人不知并且大部分人都会去用的一个网站。
其实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打开这个网址的那一刻,你的自学之路就已经开始了,你想要顺利的阅读这本书,那么你需要熟悉 Github 如何操作,搭建本地 Python 环境和 Jupyter 文本环境,否则,你不可能顺利阅读到第二章节。
即使学会了也不过是个开始,只有将学到的内容付诸实际,解决你工作、生活中的问题,那才是真的有用、有价值,否则,就会像我之前的经历一样,虽然早些年已经学过了,但还是要返回头来重新学一遍,相信我,这种感觉并不好。就像你上学时学了十几年英语,毕业后从未使用过,猛然出国旅游发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更不要说读一本英文原著了。
入局者,才具有解决问题的可能,入局才只是开始。
「题图 By 得到,印象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