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状态恢复更新

第 383  篇文章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 3 分钟

图片

「题图 By Etienne Delorieux

这几个月以来,工作内容和状态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没有什么可借鉴的经验可以学习。一路走来,跌跌撞撞,总算看到了曙光。需要立刻切换成另外一种状态。

这个长达数月的过程是痛苦煎熬的,我称之为掉头发的过程。场外的旁观者可能会有一万个点子教你怎么做才是最好的,但谁也不愿意脱鞋下田、躬身入局。

从这种痛苦的境遇中抽离出来,切换成另外一种生活状态,说实话,并不容易。矫情点说,需要一个缓冲的时间,旅个游、放空一下啥的。很显然,这是不存在的。

国内的公司就这一点不好,不注重工作质量,只关注你是不是在加班。哪怕你是在磨洋工,很多人一样可以在公司混的风生水起。即便各种 KPI、OKR 等工具统统用上依然无济于事。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这种状况,包括很多的上海的企业,整天吵着要跟国际接轨,但终究轨道还是偏了不少。

所以,求人不如求自己,最终还是要靠自己来想办法解决。

我将恢复公众号更新作为调整事件的第一枪。

长久以来,我练就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并一直坚持,这大概是我在切换很多公司、工作环境,依然还活着的主要原因吧。

我从 2011 年开始就坚持写工作日记,由于彼时电子化刚刚起步,我便毅然决定电子化,用的正是现在的印象笔记。工具名称不重要,方向很重要。比纸质版本子最大的好处是可以随时随地搜索,特别是在要复盘查找某个时间点,某件事情的时候,纸质版显然很难胜任。

我将这个习惯坚持到现在,很多人会觉得不可能,甚至怀疑自己不具备这种毅力。其实不然。

这就像你上班打卡,下班打卡,每天三顿发一样,成为你的 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之后,你就不再需要痛苦的坚持,成为下意识的习惯性动作。

我想,以此为支点,可以寻找到在不同工作环境,生活状态下依然保持自我定力的共通点。

这一次,我相信也不例外,即便是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依然有迹可循,只要愿意花些时间抽丝剥茧,总会找到解决的方法。

在遇到这种大的、长时间的状态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那么就先从最简单的习惯回复开始。回顾历史,之前的很多次经验可以提供给理论和实践上的支撑,需要注意的是,今时已不同往日,外部环境,时间上都不可同日而语。

但我知道,也可以预料到的一点是,恢复更新会带来很多的连锁反应和习惯变化。这是需要作出系统性的调整才能适应这个目标的。

那么,不需要顾虑太多,干就完了。

推荐:缓解焦虑

上文:如果要说管理,那就先从管理自身开始吧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joojen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