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合肥铁路枢纽目前基本上确定的方案,合安九将从宿松过江,成了实至名归的 ss 线,而合肥新西站的选址将加剧线路的弯曲度 ,这和国家大动脉一向走相对直线方案相悖,且沿途停靠的线路距离过短,全程约 350 公里,共 11 个站,实在让人汗颜。对比沪宁线就知道了,也是三百多公里,共 8 个站,且大部分站点均距离市区较远 (除了上海南京重大枢纽站点),沪宁线是早期建设的京沪高铁及城际铁路,且经济相对较好,对合肥有比较好的参照作用。
一、新合肥西站
新合肥西站的规划位置我只能说,这些领导格局太小,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新合肥西站距离市中心很近,乘车也方便,但二十年后呢,这么大的枢纽站旅客全部集散到市区,且有很多是过路需要换乘的,对市区的交通压力降造成极大的影响,不利于人员的快速疏散。为什么会这么说呢,请看另一张图
新西站 选址在清溪路与长江路之间的地块,距离最近的二号线怀宁路站也有 1.5 公里之多,如何快速换乘。关于枢纽站的典范当属上海虹桥站集机场、高铁、汽车、公交、地铁于一体,真正实现零换乘。如果对比上海虹桥站来说,合肥规划的这个新西站将是一个严重不负责任的举措。
举个例子吧,西站下来要到高铁南站换乘的路线是走 1.5 公里,乘坐地铁二号线到市中心再换乘地铁一号线到高铁南站,如果要做长途车下来还得走一段到新的长途汽车站,你可能要说有直达公交,要知道公交车的运力毕竟有限,且受到交通状况的影响较大,大城市的换乘主要以轨道交通为主。
那如果你要去机场,那么情况会更糟,出了大巴基本上只能打车去了,且有没有规划机场大巴停靠点还是个问号。为什么这么说呢,不是有到机场的轻轨吗?问题就出在这了。请看第一张图,合肥枢纽建设图中有个合肥-机场-六安城际铁路,但它和新西站一段关系也没有,从南站直接到机场,连中间和二号线交叉的地方也没有设置换乘点。这种脑残的设计实在让人汗颜。
个人的建议是新西站的选址应该在地铁二号线创新大道站旁边,这样可以和汽车西站实现零换乘,和地铁零换乘,另外将南站-机场-六安成绩铁路在该处设站,这样可以采用立体化设计,来实现零换乘的目的,另外也达到了沟通高铁南站的目的,将高铁南站、高铁西站、机场、汽车南站、汽车西站实现零换乘。选择在该处的很大好处就是不需要拆迁,方便工程快速建设,且该处距离绕城高速、机场高速 G40、312 国道都很近,能快速将人员疏散。同样,南北方向的京九线可以方便在这里停靠,线路建设均处于郊区,不需要经过主城区,减少了拆迁的麻烦。直线距离老市中心不过 14 公里而已,相比较经济实力比合肥高一些的无锡苏州两个高铁站分别直线距离老市中心 15.3km 和 13km,相对合适,上海虹桥和南京南站的规划较早,比合肥南站还早,暂时没有可比性,即便这样当时南京南站距离老市中心也有 8 公里远,距离与合肥南站相当。
即便选在在绕城高速以内,也无比要建设在地铁站和机场轻轨交叉处,唯一的原则就是方便换乘和人员疏散。而目前所确定的位置来看,将来会面临大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