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胜千言,之前公众号作者写文章苦于寻找合适的配图,只能将缩略图随便对付一下,点开正文,发现里面没有配图。这是无奈之举,也是偷个懒。申明原创如果不是自己得到授权的图,很容易惹麻烦,于是,不放图是最稳妥的方式。
这种图文形式正在被逐渐淘汰,图片和视频传递到信息量要远远高于文字,也更容易被接受。所以公众号现在推出了多图横排图文新格式,订阅号助手 APP 现在也升级,可以发布这种形式的图文了,这将让公众号更加适配移动端。
公众号诞生已经超过 10 年,很难想象这个适配手机用户的 APP 功能,之前大部分时候,发布者都需要用电脑登录网页版后台来发布内容,虽然大部分阅读者是用手机来完成阅读。这种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割裂,在现在看来,越来越不酷,并且逐渐被竞争对手超越。
取代公众号的,用户逐渐跑去发布和消费抖音短视频、小红书图文笔记。因为他们都可以很方便的在一台手机上完成生产和消费闭环。
想象一下,如果发布抖音短视频需要发布者拿出电脑,登录网页后台编辑发布,那抖音也不可能获得今天用户量。甚至包括视频的剪辑,都可以在一台手机上就能完成。
正是公众号这种生产环境,导致了它逐渐变成一个文字发布平台,大段的文字输入,正是需要在电脑端来完成,而移动端,天然的缺陷不适合发布大段文字。移动设备天然的具有图片和视频发布属性,尤其是摄像头越来越高级的今天,微信显然比对手慢了一步。
有人说,这是要变成小红书了,其实不然,这是很多网站和 APP 针对多图展示的惯用方式,用户习惯已经不需要培养。
公众号下一步需要改进的是,每天一篇的发布限制。其他平台都鼓励用户每天多发,你无法想象,现在还有个平台限制用户每天只能发布一次。
功能开发的第二天,2 月 17 日,我便发了一组图片,功能确实和小红书的笔记功能类似,而今天,终于可以在手机端完成这种新图文格式发布,不再需要登录网页版公众号后台,这种新型图文格式可能将是未来公众号的主流形式。当然,大段文字的公众号依然不会消失,很多人是将公众号作为博客来使用,现在的互联网上,依然还没有一款产品可以吸收这种用户需求,所以这一群人仍然只能苟在公众号上。
不仅发送数量限制,而且发文类型也有限制!
是啊,所以公众号现在看的人越来越少
除了几个关键的能取关都会取关,取关不了的免打扰!
我的公众号没有人看
大部分都是这样,流量集中在少数头部那里
感觉许多东西都还没定型,还在形成、塑造之中,也有许多公司在疯抢这片领域。不论怎样,国人主食,仍是白米饭与面条,不大可能是其他样式。
微信公众号这块确实现在自己也看得很少了,图文的远不及视频看着方便,直观。
是的,现在大部分人都跑到短视频那边去了
公众号目前一个人只能申请一个号。
就很无语了。
我多年前申请了几个,都被我注销了。
现在去申请,提示有个号长时间没有登录需要验证,我都忘记 ID 是啥了,无法找回了。
现在朋友圈转发公众号的已经很少了,也没有地推开始推公众号了。
现在仍然是头条号,百度号等的红利时代。不知道何时会进行下一波改革。
openAI 开始了,也许会催发新的生机,但在中国大陆还有很多年要走,国外的 openai 机器人提取的信息基本都是在独立博客,比如台湾的 openAI 提取的基本都是来自个人博客,独立博客的自媒体。
大陆完全是一个封闭的状态。
国内独立博客生存环境太难了,所以,大部分高质量的写手都选择在微信公众号等各个平台上写,屡受打击之后,很多写手写的也少了,公众号逐渐式微,不过还没有一个新的平台来承载这些人。
我就喜欢用电脑,而不习惯用手机。
无论阅读还是协作,电脑都比手机更有优势,特别是现在手持电脑做的越来越轻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