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家的百万富翁》 刷完了,确实是一本好书,不过在国内估计不太受欢迎,因为通篇都是在教人怎么省钱,保持节俭生活,从而达到退休时能有足够的资本积累,不管是个人还是家庭,每年制定消费预算,注重理财投资,这种观念在国内还没有形成共识。等到富起来的一代人开始研究财富传承,大家如何保住财富形成社会共识的时候,才能达到这样的可接受水平。
老美大多数人花钱大手大脚,透支未来,大部分人没有储蓄的习惯。而放到我们这边则恰恰相反,我们上一辈都是过过苦日子的,所以从小言传身教养成储蓄的习惯,这是穷怕了的一代人,新一代人接受西方价值观教育虽然已经崭露头角,但是老一辈人依然健在,所以这个传统还没丢。
我觉得提到的一个点倒是我们这一代人都需要注意,也是很多人现在开始去实践的,那就是收入的多元化。
无论对于企业还是个人,最大的风险就是只有一个收入来源。
这个其实很好理解,投资都讲究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更不要说关系生死存亡的收入来源了。现在提倡的是构造自己的三份收益,一份是养活自己的工作收入,另一份是投资收益,第三份就是围绕自己的能力圈,去构建第三份收入。
以前经济行情好,月薪好几万,好像没有考虑过这个事情,反正家庭收益还不错,而且对未来有增长预期,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收入会逐年增加,其实想想就知道,这是个悖论。
直到遇到行业大周期,或者像现在的全球经济下行周期,那么大家会发现各行各业都不好过了,都在裁员降薪,以前的收入逐年增长预期事不过是个美好的愿望。
这个时候你的第二份第三份收益从以前的无足轻重变成越来越重要了,家庭资产的增值是个宏大有细分的话题,每个人的家庭情况都不一样,不太可能用要给公式直接套上去复制粘贴。也就是说,每个家庭都得自己去研究、学习,然后制定适合自己家庭的资产增值方式。
无论如何,与其还在观望等待,不如在这个春天先行动起来,不管外面如何卷,身处其中的我们没有办法躲避,那就只能躬身入局去搏一搏。与其被动入局,还不如主动自己先入局,别到了关键时刻再懊悔自己为什么没有早点开始,提早构建自己的护城河。
就像那句台词说的:「往后的日子,可能会更加困难」。以前看到这个台词都是当成一个笑话,而现在,照进现实,折射到每个人身上的,都是落下的皮鞭和刀子。
前两天的全球资本市场暴跌,让不关心资本市场的人,都关注到了这个信息,可见一般,整个世界都在陷入极大的重构旋涡中,这一代人注定是要在这个旋涡中谋得自己的一席之地,普通人更没有办法置身事外。
推荐:知识星球 9 周年 上文:健身是所有人的必修课
手里有钱才不会慌
可不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