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是所有人的必修课

图片

这个清明假期,天气不错,没有下雨的意思,我看早上阳光不错,准备试一下去骑个车。提前查看了一下周边道路,由于市区道路红绿灯太多,加上周边又有修路的。我选了个不远的省道骑行。前后总共 1 个小时,除了在上两个大桥的地方比较费劲意外,左腿略有不适意外,其他路段都还可以。

自从左腿膝盖受伤后,基本告别了跑步,平时走路多了或者爬楼多了都会感觉到疼,所以跑步基本上就没考虑了。只是阶段性疼,还是让人心理负担比较重。前段时间我就在寻找替代的锻炼方式。正好给孩子买了一辆 26 寸的自行车,当时就想,平时自己也能骑一骑。

二十几度的天气,在户外骑行和室内踩单车还是有很多的差别,室内对着一个地方,比较容易疲劳,明明才踩了十几分钟,总感觉过了很久。而在户外,耳旁的风呼啸而过,略过皮肤,会给你很强的触感,随着周边景色的不断变化,不知不觉半个小时就过去了。这是二者最大的不同。

这让我想起 《禅与摩托车维修日记》 作者驾驶者摩托车横穿北美时所说的,骑摩托车和驾驶汽车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自然界的每一点变化都会给你直接的感受,会通过你的头,脸,退,手臂等不同部位传递到你的大脑中。如果遇到下雨和炎热的天气,这种感官上的刺激会更加丰富。

正好前几天和几个朋友聊,大家除了聊孩子教育,最大的共同话题就是关于身体健康,各种健身方法了,大部分人在年轻时都没有常见健身的习惯,但人到中年后,都不约而同的开始了健身,每个人都有一些故事和标志性事件,自此开始长期健身。比如体检发现身体出问题,平时受身体预警的折磨等等。

我戒烟已经第五个年头,身边的人好奇,为什么当初烟瘾那么大,怎么说戒就戒掉了。当然,也是有导火索才促使的。就像现在很多人开始健身一样。

最大众化也是最普遍的就是跑步了,毕竟成本低,在小区,在农村,在马路上,都可以跑步,换上一双跟脚的鞋就可以跑起来。当然,随着对跑步要求增加,对装备和环境的要去也会逐渐提高,跑量上去后,最终的归宿就是跑马拉松。

10 年前,全国举办马拉松的只有少数几个城市,并且不成规模,更多的是图个乐。而现在,全国各个城市已经有几百场马拉松,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全国各地对于健身需求的激增,类似的活动还会增加。当然,城市建设会提供很多场所的配套,现在发达城市很多都会在公园、湖边、河边提供各种健身的步道和健身设施,比如苏州无锡这样的沿湖城市,在太湖边适合骑行地方很多。这会让健身的门槛越来越低,出门右拐就有健身场所,随着健身的人越来越多,这种示范效应会越来越明显。健身的方式也逐渐多样,很明显的是,城市里,这几年骑行的人越拉越多,跑马拉松的人也越来越多。

当然,还有不少建设的新选择,不过由于门槛比较高,普及度还不高,比如打各种球类,很多城市连专业的场馆都没有或者很少,更不要说在家门口就能有打球的场所了,我想着可能是未来城市建设着重要考虑的事情,毕竟马拉松赛事,一个城市一年也就那么一两次,而健身的需求是贯穿全年的。

随着生活水平相比较十几二十年前大幅提高,大家对于健康的追求更高了,而我们的父辈,则曾经受到饥荒,所以和我们这一辈还是有比较大的观念差异。

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健身方式,并且逐渐把自己的身体修正、或者训练得更强健,这也是长期注意必须要重点去做。随着医学和科技的发展,我们这一辈的寿命可能会更长,我之前在文章中也提过,平均可能会达到 85 岁以上,所以终生事业的规划你得按照 80 岁去规划。当然,乐观的人将这个数字看到 100 岁,我们就保守一点,按照 80 岁来规划。那么这个长期主义的时间线设定一旦出来后,会发现,健身其实是这个规划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推荐:知识星球 9 周年

上文:事关每个买房人

点击 https://t.zsxq.com/0cmqbpv9j
加入我的 9 年星球 「JZhou 的朋友们
跟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起成长、升级迭代人生系统
禅定时刻
我的这个星球,虽然非常小众,182 一年,折算单价 0.5 元每天,对于很多人来说不算便宜,但是依然有朋友坚持续费,感谢这些朋友们的信任,2025 年继续加强星球资产,目前已经超过 100 万字的规模了,增加信息密度已经提上日程。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