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记录习惯的好处

图片

现在我在生活和工作中,基本上都养成了记录的习惯,即便工作中没有要求,我也有每天做工作笔记的习惯,当然,为了可追溯和搜索,我用电子版的形式,现在我全面切换到 notion 后,这个记录自然而然就在 notion 中进行。

什么工具其实不重要,你用电脑和手机自带的备忘录同样能实现。

即便如此,有时候依然会有漏掉记录的情况,时候再想起来要去补,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当时的想法了。

早上开车,我基本上会在行车过程中听书,把速度调慢一些,避免分神大脑跟不上,即便这种泛泛而听的时候,也会有烦恼的瞬间迸发,突然联想到一些事情和想要表达的事情,但是并没有办法在行车途中拿起手机来记录。于是就准备到达目的地再记录,但是当过了一段时间,把车停好后,却完全记不起来当初要表达什么了。即便我中途用口述了一遍以加深大脑印象,也没有办法记录的全。

这就是养成随时记录的重要性,如果突然想起一个重要的事情没有记录,那么损失就会很大。

无论是手机备忘录还是类似 flomo get 笔记等快速记录工具,其目的都是帮助你第一时间记录下发来,避免忘记。当有空的时候,再根据记录的内容把事情细节补充完善,基本上就能避免很多的失误了。

在工作中,现在除了工作日记,最近我还新加入了 「备忘录」。有些工作可能持续时间比较长,有的数天到数周不等,那么阶段性的备忘录记很有必要,特别是有些事情的细节,虽然每天有简短的工作日记,但是没有办法把一件事情的持续细节记录 下来。所以我在单伟建的数中学到了用备忘录来补充。

很多公司的协作和汇报,采用的形式都是固定格式的,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留痕,另一方面,很多口头汇报的工作内容,在过去一段时间后,双方可能都会有记忆偏差,甚至完全忘记。那么这个时候,有事情阶段性备忘录就可以很好的还原事情的细节。

一方面在后期可追溯,帮助自己回忆事情的细节和阶段性成果,另一方面,在职场上,也是防止自己被别人坑。如果你是一个职场老司机,你应该会明白我在说什么,只要有个几年工作经历,应该都会有过这种被坑的经历。

外企用邮箱沟通工作内容,而国内大部分的企业邮箱清一色地基本上沦为跨部分、上下级撕逼工具。

在目前的更加内卷的职场环境下,我倒认为,这种备忘录的记录方式显得更加有必要了。

前面说到的都是对自己的好处,其实这种记录在协作过程中,也会给对方提供更多的便利性。

工作备忘录和日志记录,是很多工作场景下,被人需要查阅内容的主要来源,不太可能大家坐在会议室中一起回忆半年前某个事情的始末。通过记录、阶段性备忘录,基本上可以拼凑出事情的原来面貌。

而在生活中,同样如此,我在人生系统的其他 7 个领域中,也设置了类似的功能,其实在 +1 这个环节中会以周为单位进行回顾,其实客观上也是满足这个场景的需求。只不过,有些事情可能发展的太快,一两天,两三天就积累了很多的细节,有的事情发展的很慢,要持续好几周甚至好几个月,这就需要阶段性备忘录来补充,将这个事情发展的过程中的细节做一些备忘。

总之,如果你有记录的习惯,正式印证了那句古话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录下来只要不出意外,就会永远留存在那,比人的大脑记忆更加靠谱,也会给自己的工作、生活、学习等各个场景减少麻烦。

图片

推荐:人生系统使用技巧——日常看清单、复盘 8 领域

上文:解决烦恼最简单的方法

点击 https://t.zsxq.com/0cmqbpv9j
加入我的 9 年星球 「JZhou 的朋友们
跟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起成长、升级迭代人生系统
禅定时刻
我们这边和老美在瑞士会谈成果普遍超过预期,资本市场一片欢腾,不过按照老特的尿性,还真的不好说,这家伙有点像小孩子过家家。

2 Comments

  1. 开车的时候我就放个音乐,不需要动脑的。
    避免驾驶的时候分心。
    不过感觉你这个时间用的好充分。

  2. 我也是大量的使用备忘录,比较关键的要点还存在自己的程序中,是我的博客程序里有个记事本功能,嘿嘿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