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大脑是单线程还是多线程

第 290 篇文章

 

图片

这个标题其实已经躺在 Ulysses 里面好几天了,只是一直没有想好怎么写来着。

单线程和多线程这个概念是从 pc 时代开始被人提及,电脑计算能力优于人脑的也基本是从多线程开始的。

因为人的大脑同时只能处理一件事情,而电脑可以实现多任务处理,就像早期的功能机一样,只能同时处理一件事情,发短信不能打电话,查通讯录时不能编辑短信,必须先退出一个任务后再进行另一个,而智能机时代已经向多线程演化。

我们日常用到的时间管理也好,效率管理也罢,都是在基于单线程的基础上让人能在处理事情的时候能够尽量优化、快速、不伤脑。

而事实上很多时候是要求我们脑袋具备多任务处理能力的,或者多任务随时切换的。

大学时有个 D 同学,被公认学霸,以脑袋聪明著称。生活中我也经常观察这一类人,并不在少数。

此人用电脑和一般人是不同的,可以同时打游戏、查资料浏览网页、聊 QQ 等等几个任务同时进行,任意切换而互不受影响。当然生活学习中同样是这样,可以一边和你交谈一边编辑信息。说白了这是前面说到的 「多线程」 处理任务的表现。

这样的小事让我很受启发,这种多线程处理能力比单线程处理能力要高很多,甚至是几倍。

从理论上来说,平时所说的在单线程基础上的效率管理,在本质上是虽然可以提高效率,可以认为是统筹学的范畴,但依然很快见到天花板。这让人怀疑,这门学科是不是方向上从一开始就错了?

而这种训练自己多线程处理能力却可以很容易提高效率。

但从我自己的经历来总结来看,这种训练确实有用,但并不适合所有人,容易烧脑,貌似这些学霸级的大脑是奔腾处理器,而大多数的人的大脑只是 386 的。

科大少年班出来的都被成为神童,神不神不敢说,至少在我认识的人中来看,他们的大脑运算速度确实要比一般人快很多,多数这种高效率的学习或者处理任务能力是多线程的,不然怎么能在别人需要一年搞定的事情,人家只要两个月呢。

而训练自己的大脑具备多线程处理能力的方法有很多,网上很容易找到,在这里我就不搬砖了。确实可以提高不少效率,但不建议所有人都去死磕,因为真的并不适合所有人。

 「题图 By Bryan Goff」

 

推荐:阅读很容易,阅读很难

上文:我只是个日常写字的

本文由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图片

2 Comments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