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故事将怎么继续讲

第  299 篇文章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5分钟

图片

我曾说过,百度之所以在BAT三巨头中逐渐掉队,是因为缺了一个投行出身、深谙资本之道的总裁。现在百度的市值已经不及阿里腾讯任何一家的零头。

与资本打交道是无论创业公司还是大公司的必修课。而这些大部分创业公司都没有资本从业背景,有的做技术,有的做运营出身。

小公司对于资本的渴望不言而喻,而对于大公司来说,融资成本、现金流、战略投资、资本市场上能否游刃有余,显得更加重要。

滴滴出行创始人程维,不惜重金挖来了高盛背景的柳青,不得不说是个高瞻远瞩之举,这在滴滴后来的合并快的、吞并Uber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使得滴滴在融资这件事情上不再捉襟见肘了。据说当初给柳青开出的工资是整个滴滴公司工资开支的一半。

5月2日,小米正式提交港交所IPO申请,这将是港交所同股不同权改革后迎来的第一家重量级科技公司,小米一直被国际市场公认为的独角兽,融资规模将创2014年以来之最。按照1000亿美元的估值,小米将在今年成为港股蓝筹股的重量级选手。

同时,网上很多人也给小米辛苦创业的员工算了一笔账,上市不要多久,工号前1000位的员工将轻松获得千万身家,工号前100位的都将成为亿万富翁。小米2010年创业至今,也该到了获得回报的时候了。

在小米长达597页的招股书中详细阐述了股权结构、财务状况、盈利模式、未来房展规划等长期以来讳莫如深的数据。

回到开头的话题,就在上市前夕的4月底,小米内部有个重大的人事调整并没有被外界关注,直到提交了IPO招股书,这则新闻才被外界广泛报道。

作为八大联合创始人中的两位,黄江吉和周光平离职,说是功成身退也好,还是跟不上小米即将开启的快速发展也罢。

小米上市将是一个分水岭,原来拧成一股绳的团队即将面临一批人获利离场,这才只是个开始,快则在年底前,慢则在年后。

还有一则认识调整,任命小米首席财务官(CFO)周受资为公司高级副总裁,这位有着DST、高盛背景的CFO毫无疑问将成为小米比肩腾讯阿里的关键先生。

上市之后的小米故事还能怎么讲?作为互联网模式现象级公司的小米,当初凭借超高性价比,最短的网上直销模式迅速做大,令国内外无数创业公司和手机公司纷纷侧目。当然,模仿这种模式的公司也不在少数。但唯独只有小米走出来了。因为,大家都被小米的表象蒙蔽了。

小米在创立之初就已经想好了未来的庞大布局,只不过实在一步一步朝着这个方向走罢了。如果你认为小米将成为一家硬件公司,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也是很多模仿小米模式的人都失败的原因。小米在创立之初一定推演过,如果别人模仿他们的模式怎么办,毕竟这是在中国,以模仿著称的土地。

细数了之前写过小米的文章,2014年的「谈谈小米和他的竞争对手们」、2016年的「你以为小米是做手机的?」,还有其他文章中零星提到的小米。

小米这些年,除了做手机以外,从电视机到笔记本,从盒子到路由器,从「多看阅读」到视频,从MIUI到应用商店。小米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这些所谓的硬件和平台级软件应用都是小米的渠道而已,如今,小米的野心逐渐清晰,可以说是水到渠成,渠道已经逐渐完备,后面将是加速快跑。我一点都不怀疑时机成熟的时候小米推出自己的操作系统。这是最重要平台级软件,只是现在还没有这个必要罢了。

小米有了这些渠道,未来的盈利模式将具有多种可能性,而且会相对分散,这是一家公司在快速上升通道上必须具有的条件。

Google和Facebook的盈利模式基本就是广告,这无怪乎有人调侃,其实Google不是一家科技公司,而是一家广告公司。腾讯是一家游戏公司的段子同样耳熟能详。

小米利用各种渠道网罗来的用户都将是小米未来的盈利对象,在一个相对成熟的市场,要想在其他公司那里夺走用户,小米这种小米加步枪的的游击战方式确实是个创业的好故事。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小米入局每个行业都是以革命者的姿态,推出超高性价比将对手打趴下,因为他们不指望靠这个来赚钱。

那么未来小米的盈利模式会集中到哪几个板块让我们拭目以待。

 「 题图 Bybrad harris


推荐:国产芯片的困境和未来

上文:装修二三事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joojen


图片

「焦虑不如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