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2023 年冬至日开始,我再次启用了一个国产的 Markdown 编辑器来写作。Markdown 编辑器天然是为了沉浸式写作而生的。每一个长期跟文字打交道的人,都可以在短短几分钟之内掌握这个简单的标识语言,然后只需要输入文字即可,不必为了排版,字体等各种无关紧要的事情而影响写作。
记得上一次密集写作还是使用 Ulysses 的时候,之后工作平台更换到 Windows 电脑,导致没有与之媲美的 markdown 编辑器可以使用,长期以来,写长文章的时候都有一种心理负担。
虽然之前在印象笔记中有类似的编辑器,但是格式依然存在兼容性问题,复制到公众号后台以及星球输入框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后来还尝试过直接在 flomo 中写长文,notion 中写长文。
但是各种编辑器都有自带的语法结构,和其他编辑器兼容性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你,这让写作本身变成一种煎熬,甚至很多时候让人抓狂,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编辑和排版上。
现在还是决定启用一款跨平台的国产 Markdown 编辑器,虽然没有 Ulysses 那样的颜值,但总体来看比前两年试用的时候进步不少,基本上可以满足日常的写字需求。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说过,选择一款软件,尤其是高频使用的软件的原则,至少要是跨平台的,这也是我为什么这么多年一种忍受印象笔记的原因,虽然弹窗广告不少,但是跨平台非常方便。
移动端兼容 iOS 和安卓,电脑端兼容 PC 和 Mac,这样,无论你未来在什么平台上作业,都不用为了更换软件而痛苦,这是 Ulysses 给我的教训。
对于一款写作工具,或者说编辑器来说,最主要的是简单,打开即用,不用那些花里胡哨的功能。支持 Markdown,意味着可以方便地复制到多个编辑器,因为即便不兼容 Markdown 语法的编辑器,基本上也不会影响排版和阅读。
这样可以大大减小写作的心里负担,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写作本身上。
你要说 Window 端的 Markdown 编辑的话,我力荐 Typora,不过 1.0 版本后需要付费
免费的话,可以考虑开源的 Marktext,也很棒
但你有跨平台需求,Typora 缺点是没有手机端。
手机端的可以考虑使用纯纯写作或者专注笔记书写
前者 (纯纯写作) 的话比较极客的感觉,非常适合极简的人,编辑后就是 Markdown
后者 (专注笔记) 是在手机上输入很舒服,然后可以导出 Markdown
可以考虑基于这几个软件搭建一个工作流
文中这个改下 (花费),打错了
话费大量的时间在编辑和排版上。
我怕折腾,所以一般选择跨平台的,省心一些。感谢提醒,已勘误。
是的,如果复杂的编辑,依然要使用专用的文字编辑器,比如 word,wps 等,markdown 简单,所以快捷。
因为我的博客是 hexo,所以我也在用 MD。我觉得它只适合简单的码字,比如快速的设置各级标题、粗体字、插入代码块等等。其他的需求就不行了,比如我尝试在文章中插入一个表格,这简直让我发狂,哪怕在一个单元格里换行这种简单的需求它都搞不定。最后我不得不手工敲起 html。而前边提到的优势,随随便便一个普通的富文本编辑器都可以胜任,而且比它更方便。所以,我觉得 MD 的价值可能就是在不方便使用富文本编辑工具的环境中提供一个简易的文本编辑、查看替代方案,比如程序包、代码仓里的 README 文档。只是我的个人使用体验。
我目前为止用过的最满意的编辑器反而是 WordPress 的区块编辑器。考虑到我现在文章首先在博客发布,其实是再合适不过了。
但最大的问题是,Wordpress 除了区块编辑器之外的后台界面都像是上世纪的,作为笔记工具,缺少一些基本的笔记管理部分的便捷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