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场景下写作

图片

目前大部分时候我都是用我这个老旧的笔记本电脑在写字,有时候用我的小米 pad,但是那个键盘真的只能应急,而当我用电脑连接上机械键盘后,说实话,敲击键盘是有快感的,也更容易多写。

在平台上,大部分时候我都是在离线的编辑器上,面对着黑色的屏幕写,这样的好处是可以保持专注不被打扰,当然,坏处也有,长时间面对着换个接黑色空白界面,这的让人抓狂。

有时候我也会在星球的编辑器上写作,现在星球的编辑器可以说是很多文字输入编辑器里面做的比较好都,自动保存,即便发布后还能点开继续扩写,前些年,我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这么写的。很多时候只是寥寥几句地写,各种不同的话题,更像是记录的卡片,一旦想法扩展,准备多些几句的时候,就点开某一条,然后开始扩写,很快,一篇长文就此形成。这是其他编辑器都不具备的能力。

可能每个人的写作习惯不一样,有的人喜欢直接用 Word 写,连村上春树这样的高产作家就是每天打开他的 MacBook,打开 Word ,写满四页纸。

这些年我早已习惯了 Markdown 编辑器,说白了,对于我这样的写字的人来说,Markdown 编辑器就是一个纯文本编辑器,因为我在写字的时候基本上也不会用到什么格式,就是往里面打字,所以,大部分时候我都是独自面对一个黑色或者深灰色的 Markdown 编辑器界面。以前用过 Ulysses,可惜只有苹果平台,没有安卓和 Windows 版本,另外就是非常昂贵,尤其是编程年费订阅制以后就被我放弃了,但是有一说一,人家贵有贵的道理,对于写字的来说,真的是福音,一款软件能让你用着有 「爽」 感,真心不多见的。

用印象笔记也写过一段时间,后来我的笔记平台切换到 Notion 后就放弃了,说实话 Notion 真心不适合写字,特别是对于 Markdown 支持,每一行会变成一个区块,当我准备复制到其他平台的时候,直接让人抓狂,所以毫无疑问地 没在 Notion 上写很长的文字。最终的落脚点放在了 Obsidian 这样的离线编辑器,我用它最大的好处就是免费,并且离线,所有的文章会保存在一个文件夹里,每一篇文章就是一个 Markdown 文件,可以随时复制粘贴走,这让我完全没有了焦虑感。也不用担心这些文件丢失,我通过插件直接备份在网盘上了,甚至可以实现多设备同步。当然,其也有坏处,就是功能强大、扩展性很强。

这是他与其他工具最大不同,很多人折腾各种插件和模板,最后把正事都给忘了,说到底它只是个工具,我告诫自己,不折腾,只当文字编辑器来用,目前为止我都是这么干的,逐渐地,我和这个写字工具形成了该有的默契,一打开这个变奇迹,面对着黑色的屏幕,我就会条件反射——改码字了,除此之外不会有其他的想法。我开住逐渐理解了西方的软件设计理念,一个软件只干专业的事情,而不是将一个软件做成万能的,什么都能干。

在时间段上,我试过早上、上午、中午、下午、晚上写字,发现我写的最多的时间,依然是晚上,大概晚上才能抽出来独处和属于自己的安静的时间。

现在的网络写作要求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写,不挑环境,不挑设备,不挑时间,在高铁上,在马桶上,在候车室,在地铁上,在办公室,在家里,这样的好处是,可以随时随地记录到一些闪光点,但是说实话,挺难的。

从我的经验来看,这种随时随地的记录和写字,大部分时候都是用手机来完成,因为随手是最可靠的随时输入设备,随身带个小本子不太现实。虽然现在有语音来辅助输入,但是对于文字写作者来说,还是习惯用输入法输入,用口头输入经常会导致想说的话词不达意,或者扰乱思维,我试过很多次,最擅长的,还是用手动输入。

对于长期写字的人来说,有个电脑找个安静的环境伏案输入,依然是不过时的常态。

推荐:长期写作遭遇挑战怎么破

上文:AI 浪潮下,投资可能会成为 21 世纪最常见的 「工作」

点击 https://t.zsxq.com/0cmqbpv9j
加入我的 9 年星球 「JZhou 的朋友们
跟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起成长、升级迭代人生系统
禅定时刻
最近国际市场和资本市场再次风起云涌,虽然深处牛市,让不少投资者亏的嗷嗷叫,三天亏掉 70% 的故事就在身边,不是故事。

4 Comments

  1. 目前我基本是使用 Obsidian,用插件配置了跨平台自动同步还是很香。随时随地的灵感直接用手机记录,再在电脑上丰富一下。虽然是 Markdown 的格式,但格式往往放到最后,先把内容敲出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