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对于人性相关的问题有了一些新的思考,我们都是普通人,没有人能逃脱一些劣根性。
自从我践行早起计划,对待身边的人和事有了新的思考角度,我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转而人的状态也不太一样。
没有了焦虑和较真,只要将身边的人和事都看成自己修炼升级的素材,那么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蒋介石是典型的 J 人,而毛是个浪漫主义的诗人,所以,二者的差异非常鲜明。
我们以往的历史观都是一成败论英雄,而武装力量的取胜,我们将领导者的个人素养看得过重,其实根本上来说,是补给。就像我们作为旁观者看待俄乌战争,巴以冲突,胡塞武装等等。
而当这些都作为修炼升级的素材的时候,就会上升到更高的高度来看待眼前发生的种种,甚至是困扰我们需求,让我们无法自拔的一些事情。
在小环境中,人性的光辉可能会被遮蔽,而人性的很多恶,很多阴暗面会被放大,因为向下走是很容易的,而向上求索是很难的事情。
比如我一直告诫自己,莫要在背后说人坏话,取而代之的一概是赞美,古语有云 「闲谈莫论人非,静坐常思己过」。
大概是当下的环境,整个社会充满戾气,我见到了很多在背后对朋友、同僚、亲人评头论足的场景,甚至是指责、谩骂、讥讽,几近人性的恶所只能表现,应有尽有。
一般这个时候我不愿意参与其中,只能保持沉默,因为一旦反驳,就被被归为同类,引起不必要的争论。
自从我进入 「人生另一阶段」 后,我不再和中年人争论,因为这是一件非常傻的事情,即便你争论赢了,也不能改变什么,连自己都很难改变,更不可能改变别人。
中年人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再接受新思想,已经形成一套自我封闭的闭环。越是在小圈子里,越容易加强,因为在逐渐排除和自己不同意见的人之后,终于发现,身边的都是和自己意见一致的人。直到强化到让自己满意、感觉舒服。
蒋介石奉王阳明为目标,退守台北后,将寓所所处山改名阳明山,崇尚曾国藩,躬身入局,但终究无所成。所谓格物、悟道,非一般人所能达到。不过共通点是,唯有不断修炼自己,才是突破这种小圈子习气的有效途径。
上文:职场中,虚无感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