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效学习之书面表达

第 390 篇文章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 3 分钟

图片

上周刚把一门课撸完,讲如何高效学习,并且如何学以致用的,在现代个人提高的几乎所有课程中,无不表达对于文字表达的推崇。尤其是近些年以来,书写并不是真的像我们上学的时候写作文一样,脱不花说 「大多数人的 「写」 都不能称之为写作,定义为 「书面表达」 更为准确并有效」。

这也是我一直所推崇的,常年以来,我从博客到写公众号,身边不少朋友总会将之与 「写作」 挂钩,其实不然。这只是一种表达方式,甚至于我特地写过一篇 「我只是个写字的」,同时,我也在常年累月的写公众号和博客中学到了很多,尤其是表达能力提升。

这似乎是现代职场人士的必备技能,除非你已经在你自己的领域已经牛逼到别人都要去迁就你。比如你是产品界的张小龙,虽然他的演讲技巧不敢恭维,但是人家在产品领域已经封神,并且身居高位,演讲时下面乌泱泱一片,演讲后还都整理出笔记,反复研读,琢磨。期望能从人家的演讲内容中能汲取有用的信息供自己提高。

大多数人都是通过艰辛的自我修炼之路,一步一步,一点一滴的自我提高。以获得一定的能力提高,在职场上凭借一技之长换得一份收入,你的能力提高的越快,你的收入也就增长的越快。连我这样以不善表达混迹在社会的人,都能独立长期更新公众号了,你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抓紧行动起来吧。

说到更新公众号,这里也做一下自我检讨,这一年多以来,由于种种缘故吧,更新基本看天气和心情了,这种状态我并不喜欢,所以,我在新的一年立的 flag 之一就是公众号的密集更新。

因为对比下来看,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的进步和思考是缓慢的,至少和以前是没法相比的。如果纵容自己这样下去的话,我担心会陷入摔跌螺旋中。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密集更新来倒逼输入,尽快进入良性循环通道。脱不花倒是教了大家一个好办法 「强制自己养成动笔的习惯,哪怕只是在朋友圈写个每日清单」。

现代办公场景下,日常最常用的书面表达是邮件和微信,但是,在很多个公司里,这两种我都不推荐,邮件本来是个很好的书面表达沟通工具,经过几十年长盛不衰可见其在商务领域的重要性,但是,在国内很多公司基本上已经成为鸡肋,是下发通知文件和撕逼利器。

而微信由于夹杂着生活化的因素在里面,不能单纯的归位商务办公软件,所以在沟通中过于随意,对合作伙伴关系来说是一种损害,特别是对于不太熟悉的人,发微信之前要三思,你的措辞是否匹配你们的熟悉程度。

要说推荐书面表达的话,我仍然推荐公众号、博客、朋友圈这种公开的长文书写,一来可以让自己思考,长时间这种练习,有助于思维深度的锻炼,二来,要想把一件事情讲清楚,很显然,三言两语肯定是不行的。

再者,采用格式化的清单写作模式可以训练自己的工程思维。时间一长,哪怕是临时表达,也能相对有调理,不至于东一榔头西一棒,给人感觉杂乱无章。

至于为什么要公开书写,留在下次再讨论。


「题图 By ryunosuke-kikuno」

推荐:规律性对于写作者的意义

上文:微信十年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joojen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