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 2023 年 8 月份的时候利用 notion 正式建立了第一版人生 OS 系统,并逐渐迭代优化,利用 PARA 和 8+1 理论融合构建了一个适合自己的每天可以使用的系统。
后来我逐渐将自己的日常工作事务管理融合进去。也就是前些年很多人说的 GTD 时间管理系统。后来发展除了不少新的系统,不过,业内人士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使用和研究后,最终,时间管理还是回归到了传统的 GTD 上来。
PARA 信息管理系统其实已经非常接近 GTD 系统,不过用起来没有那么方便和智能,只要稍加修改,就具备 GTD 系统的功能。我在此首页上,又将自己的工作日记系统搬过来,逐渐形成了我现在每天工作生活都会用到的这个人生 OS,用它来存储很多信息,跟踪工作中的事项进展,文档资料存档等等。
PARA 信息管理系统其实已经非常接近 GTD 系统,不过用起来没有那么方便和智能,只要稍加修改,就具备 GTD 系统的功能。我在此首页上,又将自己的工作日记系统搬过来,逐渐形成了我现在每天工作生活都会用到的这个人生 OS,用它来存储很多信息,跟踪工作中的事项进展,文档资料存档等等。PARA 信息管理系统其实已经非常接近 GTD 系统,不过用起来没有那么方便和智能,只要稍加修改,就具备 GTD 系统的功能。我在此首页上,又将自己的工作日记系统搬过来,逐渐形成了我现在每天工作生活都会用到的这个人生 OS,用它来存储很多信息,跟踪工作中的事项进展,文档资料存档等等。PARA 信息管理系统其实已经非常接近 GTD 系统,不过用起来没有那么方便和智能,只要稍加修改,就具备 GTD 系统的功能。我在此首页上,又将自己的工作日记系统搬过来,逐渐形成了我现在每天工作生活都会用到的这个人生 OS,用它来存储很多信息,跟踪工作中的事项进展,文档资料存档等等。
这就是我目前的操作中台首页,当然,这是在两个系统之外构建的一个新页面,由于 notion 有页面链接和数据库功能,可以方便地把各个不同的数据库和页面的内容调出来,以不同的方式展现。
首页上,我调取了一个项目列表视图和 Todolist 视图,也就是 GTD 系统里面的代办清单。
而项目页面里的信息除了项目的常规信息和资源外,也调用了 Tasks 列表,在这里添加事项,也会挂载在这个项目下的。也就是说,一个项目 有多少个工作事项,都可以在这里列出来 。
而项目页面里的信息除了项目的常规信息和资源外,也调用了 Tasks 列表,在这里添加事项,也会挂载在这个项目下的。也就是说,一个项目 有多少个工作事项,都可以在这里列出来 。
当然,列出来的 Tasks 也会同步显示在前面首页中的 Tasks 区块,也就是 Todolist。
这样就会带来一个问题,我把几个项目的工作事项全部列出来后,那么我的 Tasks 列表里的待办事项就异常庞大,可能就得有几十项甚至几百项工作,每天我不可能在这么庞大的 Todolist 中去寻找当天要做的事情。
其实方法也非常简单,有一个 inbox 视图,把马上要推进的事项扔进 inbox 里,这样调取 inbox 视图,就是最近甚至是当天需要处理的事情了。当然还有个办法,给每个事项确定各完成时间,这样在我首页的 todo this week 的日期视图中,就会把本周要完成的事项,按照周视图的方式呈现出来。
每一个 Todolist 中的事项,都可以挂在到一个新项目下。当这个项目下的所有 Tasks 全部完成,就可以把这个项目页面归档了。
所以,定义项目是整个时间管理的核心,每天 review 一遍项目列表,把马上要去做的事项添加到 inbox 中或者规定今天或者明天的完成日期,那么就能在我的首页上显示这个工作项。
我之前也曾翻过一些错误,并没有重视项目定义的重要性。比如,我直接将 「第一版施工图」 这样的工作内容定义为一个 Tasks,挂载在 「精装修设计」 项目页面下。这样的问题是,一旦这个施工图周期十天半个月,甚至更长,那么这个 Tasks 就会一直躺在我每天的 Todolist 里。
所以,项目定义完成后,就是定义每一个工作项。「第一版施工图」 这样的工作内容,作为一个项目吧,有点小,作为一个 Task 吧,有点大。所以 task,也就是工作清单项的定义,得足够细,可以放在 Todolist 中当天勾选掉的那种颗粒度。这就要求在项目页面里面分解工作项的时候,得考虑有哪些可以放在 Todolist 中,最好是每个工作项都可以放进去。
好了,今天分享这个人生 OS 系统中作为 GTD 功能的一个侧面。后面在逐渐研究和分享其他的使用方法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