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企业是在经营什么

图片

 

刚刷完 《在萧条中飞跃的大智慧》 稻盛和夫的系列企业管理书籍中的一本。我们以往读的企业管理书籍或者商学院的教程,基本上都是西方的企业管理方法论和管理体系。

 

随着改革开放和外资的进入,大部分国内企业开始沿袭西方的管理模式,设置董事会、总裁、以及各个平行部门,采用西方的管理理念。其实日本在战后的二十年基本上也是,只是后来丰田和京瓷的成功,让日本很多企业家开始总结和形成自己的管理方法论。

当这些传到国内的时候,大家开始怀疑了,以前只有一个老师,现在有两个老师了,而且教的东西还不太一样。很多企业开始拿不准了,到底哪一种企业管理方法更可靠,甚至于,有没有符合我们自己国情的企业管理方法论。

最近十年,我们看到正经历一种彷徨期,不少企业,不管是取得成功的,还是未取得成功的,都开始出书了,传播自己的企业管理理念,早期的联想、华为,到现在的各家互联网大厂等等。在华为的狼性文化具有极强的战斗力被很多企业看重,华为管理法,这样的书籍开始在市面上受到极大推崇。

但是我们发现并没有一家企业能复制华为的成功路径。

不同的是,稻盛和夫通过创办并经营京瓷、 KDDI 双双成为世界五百强,改造日航一举奠定了经营之神的地位。这应该是继丰田之后,重塑了符合日本的企业经营新的方法论。

因为其具有可复制性,并且有充足的案例证明这种方法的可行和有效,所以被收推崇。日本企业讲究长期主义,很多人在一家企业兢兢业业干到退休,所以由此你可以想见,稻盛哲学的本质在于更加关注人这个根本,这和西式的管理哲学注重产品是不同的两个方向。

「作为人,何为正确」 贯穿日式企业管理始末。

「那时的日本世风,轻视技术,推崇学历乃至学阀,对人的实力并不予以恰当的评价。为此,我对自己初次就职的公司大失所望。因此,在新成立的公司里,不受任何人的约束,让自己的精密陶瓷技术得以问世,就自然成为经营的目的。」

我们正在经历这样的企业经营困局,很多公司的入门门槛已经从大专生提高到本科生和研究生。这种推崇学历和学阀确实对企业经营有极大的害处。

日式管理哲学在国内受到推崇,主要是我们文化相近,稻盛和夫的管理哲学很多正是来自于我们的儒家文化。更加强调人的重要性,人和环境的和谐共处。日本的企业名称都叫什么什么会社,岗位也叫什么社长、常务、厂务等等。如果你对这些名字不熟悉,那么对日本的政府机构组织名称应该有所耳闻,什么外务省,财务省,防卫省,大阪府等等,其实这些机构的名字正是来自于中国宋朝的政府职能机构的取名方式。

所以我们看日本的很多管理方法论更加容易接受就是这个原因,文化相近,但是又不同。国内现在仍然没有形成一个可以复制的适合国情的企业管理方法论,大家都还处在探索阶段。

所以我们这些年看到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各种企业形式都有,但是至今没有一套中式企业管理方法。现在国内企业正式进入二代接班人掌舵,当创一代淡出一线,企业能否长久下去还不得而知,待这一代有海外经历的二代接班人会不会总结出符合国情的管理方式。

大多数国内企业开始偏向日式管理哲学,更加强调艰苦奋斗,企业全体成员荣辱与共,而归属感建设又欠缺,加上还没有经历真正的大萧条和经济危机,以往的很多企业在面临真正的危机时刻,显得格外脆弱,这就是我们当下所经历的,大量的企业为了活下去,采用西式的裁员和降本增效,在日式企业管理哲学看来,这样并不能让企业度过危机,反而会丧失企业真正的竞争力,因为他们将失去一帮优秀有创造性的成员,并且企业价值观和归属管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即便度过危机,也很难让员工全心全意与企业共进退,度过危机。而经营企业注定是艰辛的,要经常面临各种危机,没有可信度非常高的成员,很难走得长远。

推荐:职场中,虚无感无处不在

上文:从 Obsidian 看离线工具的数据迁移

点击 https://t.zsxq.com/0cmqbpv9j
加入我的 9 年星球 「JZhou 的朋友们
跟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起成长、升级迭代人生系统
禅定时刻
台风到来将温度降到 31 度,暂时告别酷暑的折磨。

3 Comments

  1. 上周刚刷完 《狂飙》,经营企业,于高启强而言,就是在经营人脉与利益交换,在协调善意合作与恶意竞争,在经营良心与抱负。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