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刷完了一本新书,《2049:未来 10000 天的可能》 这不能算是一本很有诚意的书,但是对于想要了解当下的热点,以及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趋势,是个不错的开胃菜。
毫无疑问,未来的 25 年可能都得围绕着人工智能展开,并且逐渐走向千行百业,纵深影响我们的生活。
其中有些观点是朴素而长久适用的。比如 「一定程度的混乱有助于产生新创意和创新」,你看看美国现在正是如此,未来一段时间很可能依然会如此。
「对大多数人而言,价值观的改变会很慢。相比之下,认知的改变要容易一些。因为你相信的东西很可能因为环境的变化、技术的变革,或新的科学发现的出现,而产生变化,这时你就需要因时而变。只要自己的身份与价值观捆绑,而非与认知挂钩,你就可以迅速适应变化。」
这些年被大家说烂掉的词当属」 认知 「,甚至一听这个词就想吐了,但不可否认的是,在 AI 迅速发展的今天,毫不夸张的说,不要说每年了,每个月都会有新的东西问世,大家都在快速迭代中。
这种快速的迭代,会导致我们以往在学校所学的,生活工作中所学的技能加速淘汰,如果你对比一下去年这个时候会发现,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在的 AI 各个领域还在快速发展中,明年肯定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很多人之前引以为傲的绘画、写代码、写文章,甚至财务数据分析、翻译、机器人、自动驾驶等等,在 AI 面前,大家都可以享受到」 平权 「。
短短一年,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发生的很多事情已经足够颠覆我们的认知,只不过,这种平权具有时间差,很多人依然对此毫不知情,而有些人已经开始使用上了。
这是未来的一大趋势,你对 AI 领域的了解深入程度,将决定你跟上这个领域发展的速度。
」AI 将是未来世界的幕后英雄,因为镜像世界最主要的工作都将由 AI 来完成。我们可以通过三个层层递进的要点来理解 AI。
第一,它是镜像世界背后最重要的数字/算法引擎,作为未来的电力,AI 的使用成本会不断下降。
第二,镜像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模拟,AI 会支撑起数字孪生的构建,而在数字孪生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做许多的研究。
第三,AI 是 「人+机器」 协作中最为重要的工具。「
比如生活在十八线小城的老年人,你跟他说 AI 是什么,肯定一头雾水,但是这一点也不妨碍他即将在生活中用上 AI 底层技术构建的各种场景的应用。比如更快的网络,更智能的语音助手,更精准的广告投放等等。
算力,未来将成为一个公共基础设施,就像今天的网络、移动支付一样。而基于此之上的会重构很多行业。之前说的互联网重构千行百业没有那么剧烈,但是确实深刻地发生了。而 AI 对很多行业的颠覆可能是革命性的。伴随着大量失业的同时,也会诞生出很多新的行业。
但是要有个清醒的认识的是,这一轮人工只能产业革命,会极大提高生产力,未来确实不需要那么多人劳动就能生产出比现在更多的产品,物质生活会更加丰富。同样的,流水线上也不再需要那么多岗位了。大量的岗位可能会出现在服务型行业中,生产型企业的劳动力将逐渐被机器人替代,这是不可逆的。
你可能要说了,这和我月薪三千有啥关系,还真的有关系,这几年的大趋势就是送外卖成了第一大劳动力行业,不是他们都喜欢送外卖,很多人正在被推着走,与其不如主动拥抱新变化。
推荐:以运动来养病靠不靠谱
一次九年级语文模拟卷中,一篇阅读理解的标题是:AI,高于平庸,低于创造。我也尝试过用 AICHAT 生成作文,自己准备好一些模范文章 (模型),然后更换关键词,就能生成结构一样的新主题文章了,感觉贼爽。于是,我想到了,要好好使用 AI 服务于自己,必须建立自己的习惯性数据库 (模型)。
训练出自己的一个 AI,可能是未来每个人的必须了。
AI 已经慢慢融入生活了
是的,一些垂直领域还没进入,不过估计也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