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开了一本讲苏东坡的书,这两年,官方都在推崇苏东坡,大家一提到苏东坡,联想到的词是,豪放、颠沛流离、才华、乐观、美食等等。但是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少年得志的苏东坡,在被押解回京途中路过太湖,一度想过投湖。乌台诗案在御史台的大牢中,不堪忍受身心摧残,一度准备服毒自尽。
古往今来无不是如此,纳粹集中营中走出来的弗拉克尔,同样如此。
人在面对难以个人力量扭转的逆境中,最终传颂的,都是苟活下来的那一群。也就是说,看谁的忍耐力够强。能苟下去才有后来的故事。
当然这个过程中,很多人就此陨落或者消沉下去,古时候这种案例实在太多,近一点的,就是文化大革命时期。
在面对不可抗力的逆境,人当然会产生对抗情绪,甚至会让自己 「刚」 起来,但是结果可想而知,并不能改变什么,唯有伤害自己。
面对逆境还能苟活下去最大的动力,当然是 「相信,相信时间会改变一切,相信再大的逆境,总会有过去的时候。短则一年半载,长则数年。
我们回看日本走过的路,60 年代那一辈所经历的,正是现在我们这一代人正在经历的。虽然时隔几十年,但是极度类似,这是社会发展到这个阶段后必须要过的坎。
当下,很多人担心我们会不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事实上,中产阶级正在加速返贫,原因在于过去的中产,资产约等于房产,而过去 4 年,这个资产价格几乎要腰斩了。
所以,一下子感觉紧缩了。中产尚且如此,普通民众群体基数再次增大了。送外卖、早餐摊成了主流就业大军。大家都情绪暴躁,满腹牢骚,整个环境像个高压锅,人人自带负面情绪,一点就炸。
作为普通人,在伴随这个漫长的过程逐渐褪去,这可能还需要数年,生活在其中,除了苟且,还得小心翼翼,不要和无关的人起冲突,因为人在失去理智和巨大的内心压力下,什么极端的事情都可能做得出来,你得先保证活下去,一旦陨落,什么都将不复存在,未来不管发展成什么样,都和你不再有关系了。
我长期写作,甚至于把它当成了一种修行,在敲击键盘输入文字的时候,是我最放松的时刻,抛开一天的纷扰繁杂,直面内心低语,这时候,人是自由的,平静的。我一直劝很多人尝试写作,即便没有文采,没有技巧 (因为我也是这其中一员),对自己总能获得一些附属品。这也是我为什么一直不用 AI 写作的根本原因。
我实验的一个新号,每天就发手机每天拍的图片,加一两句话,类似小红书的笔记。每天都有几千人的正反馈,这对于如此枯燥又潦草的日子,不能说不是一种惊喜。
生活是一种自我修行,就看你有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修行方式。
推荐:人不可能一辈子上班 上文:AI 在文字界的力不从心
为什么我的博客系统总是不成功
没太明白的意思
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