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大家一说起职业规划,感觉像是成功学或者心灵鸡汤,最近几年各行各业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也让大家开始对 「择业」 这个话题有了更深的认识。
职业规划开始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但是从普遍来看,高中生基本上没有做职业规划的习惯,学校也不教授,高中唯一的目标就是高考,好像考上个好的大学就万事大吉,当你都迈过了这些之后会发现,考上什么好的大学的有一点重要,但是绝不是当初理解的那般重要,相反的,职业规划反而更加重要,对一个人的未来职业高度反而有更加深远的影响。
我很庆幸在从学校毕业后就投身中国的房地产行业,这也让我在整个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房地产行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是个深度参与者。
有人说我是房吹,这就像是高中时期他说职业规划一样,他无法理解。
只有当你深度参与一个国家的城市化进程,然后再去对比那些已经城市化的国家的城市化历史,你就会知道其中的本质。这靠别人说是没有用的。
同样的,你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其实决定了你在你的几十年职业生涯中将达到什么样的高度,比如前几年学人工智能的,那么现在完全可以用 「起飞」 来形容。而如果你现在是学建筑的,那么遭遇的挑战将是前所未有的。二者的差异,基本上决定了两个人职业发展的高度。
我在之前人生系统中也详细阐述过,人在第一职业发展过程中,肯定会遭遇低谷、成长、高峰、衰退。何行业都是如此,所以如果你参加工作正好赶上这个行业处于早期,那么恭喜你,未来你可能会吃到这个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比如你现在学人工智能。如果你参加工作正好赶上这个行业已经过了高峰,那么未来的 30 年职场可能就会遭遇挑战,不得不提前切换赛道。
所以在高中时期就要做职业规划,现在来看就更加合理了。
但是无论如何,人都应该要开启职业第二曲线,毕竟很多行业发展周期不足以支撑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房地产行业发展也就 30 年,但是一个人从毕业到退休,得干 40 年,甚至更长。有的行业发展周期可能更短,在人工智能加持下,很多行业都将面临这种短期化的趋势,一个行业可能在未来发展 10-15 年就结束了。
那么职场人就不得不去面对更换职业赛道,那么时候时候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第二曲线就显得非常关键了。其实,这一切都隐藏你的下班后干什么的那几个小时里。
年轻的时候不明白这个道理,也浪费了很多黄金时间,当上了年纪想再去追赶就有点亡羊补牢的意思,精力和心力可能都得打折扣。
很多人都会有个疑惑,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第二职业呢,其实我看到一个说法比较靠谱。
是什么事让你乐此不疲,并且每天做还不感觉到厌烦,收获快乐而不是痛苦坚持,那么这个事大概率就是你的人生方向。
也更容易成为你的第二职业,未来也更有可能将你的人生道路走的更宽。毕竟长期来看,以 10 年、30 年的周期来看,一件事情靠坚持是无法做到这么长久的,只有那些能让你产生原动力的事情、热爱的事情,才能更加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