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还是喜欢泛化无负担的,谁都可以上来说两句的内容

图片

 

上周我特意写了两篇可能造成分化和对抗的文章房价还在跌,工资还在降,普通人该怎么办现在房价降了,当年买不起房的那一批人该拍手称快了吧,事关房地产这个人人都可以说上两句,这两年又都有且身体会,而且极易造成负面情绪的文章,果不其然,被大量推荐和分享,一瞬间涌进来不少陌生人,眼看着评论区即将沦陷,我将评论设置为粉丝才可以评论。

这样的好处是,增加了评论的门槛,网络上喷子太多,这样一设置,基本上屏蔽掉了 80% 的键盘侠。

但是依然有很多勇者为了在这篇文章下面评论,不惜先点一个关注,我在想,这得有多大的情绪和表达欲啊。

其实在几年前的文章中,我也经常会写一些和房地产、买房置业相关的文章,但是那时候还没有智能推荐这个功能,完全靠人肉传播,所以传播效能就大打折扣,所以跑过来教我怎么看待房地产的人就没有那么多。

而现在就不同了,我即便在文章中已经说了我是个在房地产行业从业超过 15 年的人,但是很多人依然不买账,认为自己比我更懂房子以及房地产行业。

我也没有心思去说服这些人,因为已经 「自信」 到这个地步的人,是无法听取和他意见相左的意见的,大概率就是我多次说过的 「自洽」 的那一批人,以后他所要做的只不过是寻找符合自己意见的佐证罢了。也就是所说的 「封闭系统」。

我一直倡导的是要将自己打造成一个 「开放系统」,只有如此你才能不断和外界交互,自我修正,迭代升级,而不是一直停留在某一个时间点上。

现在处于工业 4.0 的时间档口,整个社会发展都会很快,这几年我们从加密货币,到人工智能,再到机器人,会发现都已经到了加速和井喷的阶段。

这是前些年的早期积累,到了现在已经开始出现大规模应用的时候了,就是 20 年前互联网改变传统行业一样。这又是一场工业革命。那么革掉谁的命就不言而喻了。新旧模式更迭,作为普通人,只能顺应这个大形势。我一直说,现在如果你还没有深度使用 AI 产品,那么已经算是被这个潮流甩出去了。

大概率也不太可能吃到 AI 时代的红利。一如当年的互联网发展一样。

开头说到的这个文章推荐系统,其实就是 AI 的一个应用场景,我做这个测试是因为他没有公布算法的详细细节,但是和我猜测的差不多。算法在检测到更广泛的人分享和评论后,就判定为这点样子更受欢迎,于是完成二次推送,这个层级是不同的,也是有时效性的。从我的观察来看,时效性不超过 5 天。阅读量从几百到几千再到几万,背后是一套流量分发机制,也就是说,在 AI 加持下,很多玩法都变了。

推荐:房价还在跌,工资还在降,普通人该怎么办

上文:当早起成为习惯

点击 https://t.zsxq.com/PRDj0
加入我的 9 年星球 「JZhou 的朋友们
跟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起成长、升级迭代人生系统
禅定时刻
今天资本市场表现平淡,但是加密货币市场遭遇闪崩。大饼、ETH 以及一众空气被强制平仓,引发连锁反应。一时间黄金再次成为避险的首选标的,金价再创新高。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