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的传统才是最可怕的

第 309 篇文章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 3 分钟

图片

昨天和一位前同事聊天,从同一家公司出来后都经历了好几家公司环境。对比之下,虽为不同部门,仍然感慨万千。

忆当年,都是二十郎当岁的年纪,一大帮人共事,关系简单,目标明确,只需要就爱能自己的 事情做好即可,而大家每天想的都是怎么去实现目标。除此之外,别无他,无论哪个人、哪个部门,均是为了实现那个共同的明确的目标,做事也都是围绕这个目标。

交流下来发现,不少公司并不具备这样的气质。这些年,辗转几城,进进出出,这些话感同身受。

一家公司的气质和创始人的气质是匹配的。

在无力去改变这种大环境的前提下,只能去适应这种环境。这大概是很多打工者的心声。

有时如惊弓之鸟,每日如履刨冰,有时要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做事的同时还要考虑各中厉害,自然事倍功半。

从我自己观察来看,但凡节奏快、强度高的环境越容易产生关系简单的公司环境,而一旦节奏慢了,必然横生枝节,各种不利公司发展的东西就会出现。因为公司是有人组成的,制定规则的也是这些人,人一旦闲下来就喜欢琢磨。而快节奏高强度的公司没功夫让你琢磨。

另外,公司人员年轻化也是容易形成简单关系的重要因素,年轻人,职场经历少,身上带的不良习性也就相对更少,相互之间沟通、配合无障碍,那个年轻人不渴望成就一番事业呢,一句话,有冲劲。

横看各个行业来说,只有 IT 和金融具备这样的条件,作为老派行业的代表,地产行业大多数公司已经失去了这种先决条件。掌控公司的基本还是以 60 后为主,想让他们接受一些新潮的思想和管理方式,难于登天。从这方面来说我倒挺佩服万科。

当年互联网公司以要颠覆传统行业的姿态,摧枯拉朽般颠覆了不少传统行业,而万科请去了不少互联网行业的创业新秀去内部讲课,甚至拉着高管们去各大互联网公司拜访学习——究竟什么是互联网思维。

自此之后再未听说有哪家公司有这样革自己命的勇气。传统行业之所以称之为传统,是思维的传统陈旧,并不是去想改变思维革掉过去的自己的命,而是使用浑身解数保住自己奋斗得来的果实,在派别上属于保守派。

我认为任何行业在根本上来说没有所谓传统和新型之分,只有思维上的传统和新型之分。

生产衣服的企业,一样还是生产衣服,只不过从之前的面对渠道商,到现在直接面对顾客,称之为 C2M。卖东西的企业依然还是卖东西,只不过从过去租个门面卖,到现在网上开个虚拟店铺卖。

如果一家企业,老是想着保住自己那点果实,在面对变革的时候就会无法转身,节奏变慢,并且还在痛苦的想着,如何在原来的基础上通过原来的方式扩大成果。这会造成一种恶性循环,不但不会提高效率,做大做强,企业环境还会慢慢变质,行动缓慢,增加内耗。想要转身就会越来越难。

一个企业其实这像极了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如果没有和过去说再见的勇气,就别想获得新生。


图片

 「题图 By Paul Hanaoka


推荐:为什么国内没有诞生 SpaceX 这样的公司

上文:将一天的时间往前挪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joojen


图片

「焦虑不如自律」


7 Comments

  1. 卡拉后果says:

    我坚信现在的亏损是为了将来的赢钱,我看好这个富国的产品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