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化,从打破信息垄断开始

第 326 篇文章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 4 分钟

图片

一提到扁平化,首先映入大脑的当属组织结构的垂直还是扁平。现代企业管理理论认为,降低公司架构的垂直分级就可以实现扁平化。其实我倒认为,这只是企业扁平化的表象。

公司扁平化的根本在于打破信息传达过程的渠道垄断

组织上的扁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信息渠道垄断的问题,但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垂直依然不可避免。

像一线的分公司到城市公司,到地区公司到国际大区公司,再到集团公司总部。

这样的垂直层级想必是很多公司乃至国际化公司的标准配置。当然,有的公司分的更细、更垂直,不要寄希望于集团总部直接管理一个分公司。

传统公司的信息渠道垄断正是从集团总部传递到大区公司,在逐级到分公司,分公司的总经理再传递给一线员工。

这种传递在效率上非常低,更要命的是,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是单线的。

一旦到达哪个层级的领导忘了往下传递,或者在传递过程中运用自己的理解做了过滤,加了注解或者删减,那么传到一线员工手上的信息可能和集团总部想表达的意思已经千差万别,甚至很多信息并没有传递到一线员工那就已经被截留。「三人成虎」 的把戏在今天的大多数公司依然在上演着。

当然,反过来,自下而上的信息传递也是如此。坐在集团总部的那些高级管理者只听大区公司汇报上来的信息,城市公司只听分公司汇报上来的信息,那么导致的结果很可能是,集团总裁所了解的信息和一线真正的信息是大相径庭的。

很多人将这个归纳为企业臃肿,大公司病。

这让我想到互联网企业的巨无霸 Google,公司业务遍布全球,公司员工数超过 7 万人。这对于任何行业来说都可以说是大公司,更不要说是互联网企业。

在 《重新定义公司 谷歌是如何运营的》 一书中提到,Google 长期致力于打破信息渠道垄断,避免高层、中高层管理者沦为信息路由器、传话筒。

书中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案例。创始人拉里佩奇早期发现他们搜索页的广告匹配度很差,就比如,你搜索手机,匹配的确是相机的广告,并且在很长时间里这种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拉里佩奇干了一件什么事呢,他将这个页面直接打印出现,贴在了食堂的白板上。

让每一个来食堂吃饭的员工都可以看到这个匹配度极差的页面。没过几天,一线的工程师就将这个问题解决了。

被奉为扁平化和信息传递效率极高的互联网公司,尽然在用最传统的食堂布告栏方式解决问题。

这可能让很多人大跌眼镜。现在的互联网公司在前所未有的速度重构着传统行业,这个行业以竞争惨烈,以效率为生命著称。如果比对手慢了一个月,基本上可以宣布死亡,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很多。

你看,即便如 Google 这样的传奇的互联网公司,扁平化基本上是标配的公司基因也会出现这样的信息垄断的情况出现。

国内不少公司也在做这样的尝试,信息发布直接在公司内网上贴出来,任何员工都可以看到,集团到分公司采用两级管理方式,也有的公司内部论坛任何人可以畅所欲言,反应基层鸡毛蒜皮的小事情,老板也会在论坛里经常看,并且给予回复。

这种种方式无不是在也一个对手做斗争——信息垄断。打破这种中间渠道垄断,总公司想表达的内容可以直接到达一线员工,坐在老板椅上的高层也可以很快获得一线的真实情况。

但这种小打小闹,并不能将这种问题解决,或者降低到最小,目前大量的公司依然将关注点集中在利润、规模上。具体到要做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可能太多人没有想明白。

正值马云宣布一年后卸任,如果一个老板更多的思考将做成一家什么样的公司,一个什么样的团队,那么这家公司就不会太差。

 「题图 By Rei Kim」

 

推荐:「重新定义公司」 兼谈公司文化

上文:又是一年开学季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joojen

 

图片

「焦虑不如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