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息的变化带来了一些危害

第 347 篇文章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3分钟

图片

有一段时间没有更新了,状态不是太好,无论看书还是写字,乃至其他方面,都不是太令人满意。所以,索性就没有更新。

睡眠

大概去年一整年的时间,整个人的睡眠都处于亚健康的状态。我是怎么知道的呢,去年5-6月份的时候和同事约定了跑步计划。跑了几次后发现情况不对,整个人的心肺功能和我映像中的差距太大。确切说,是心肺功能下降的太厉害,这让我非常差异。

在我的固有印象里,以前经常跑步,心肺功能不说多么好,但也不至于太差。但去年的第一次跑步让我意识到了自己身体已经差的超乎我的预料,甚至有缺氧、头晕的迹象。

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观察和总结,睡眠大概是自愧祸首。

已经长达三年多的睡眠时间在12点以后,有时候凌晨一两点,甚至有时候到三四点。

这种长时间的熬夜让人的身体从内到外都在透支。所谓的心肺功能更不用说了。

所以,我将12点之前睡觉列为了2019年的新年清单中。

但从一月份至今,执行效果一般,突如其来的作息时间改变,身体上还无法适应。虽然有时候在12点前睡觉,但从跟踪睡眠质量的数据上来看,也只是保证12点前上床躺着,大多时候并没有真正获得优质的睡眠。我想,这大概还需要较长时间的适应。现在我已经将手机上APP休眠时间设定在11点。

作息时间

前面说到的睡眠,其实已经涉及到作息时间的一部分。

自从换了新项目以后,将十年来每天7:30起床的习惯给扔掉了。这是犯的一个巨大错误,早上的晚起,或者说不规律的起床时间会带来一天所有安排被打乱,需要全面重新规划,现在想想真是得不偿失。

从5月份开始,实践午睡计划,正是要扭转作息时间调整带来的诸多不确定性,中午小憩可以让整个下午和晚上精力充沛。希望这个习惯能尽快养成并坚持下去。

作息时间的不规律还带来的负面效果就是工作生活无法实现物理切割。

那么看书学习、写字的时间就无法得到保障。这种深一脚浅一脚的做法,不利于长期实践,只适合短期的项目。

不规律的作息还导致人的注意力无法集中,做事情容易缺乏激情,这种亚健康的状态无论对于工作还是生活,乃至学习,都极为不利。

2019年我会在自己身上做一些实践,戒烟就是其中之一,希望经过一年的努力,能变成更好的自己。


「 题图 By chuttersnap」

推荐:规律性对于写作者的意义

上文:戒烟三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