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这两年推掉了下班后不必要的社交后,每天自己多了很多可以独处的时间,其实这种状态在前些年也曾经历过,只不过随着工作性质的变化,有了一些调整。
我相信很多人也都会经历这样的事情,随着职业生涯的上升期,不可避免地会占用很多下班后的时间。因为看上去,那些时间在那个阶段对自己的职业可能更加重要。
当然,不同的人选择走的路不同,下班后有人出去社交,有人在家里放松打游戏,有人躺在沙发让大脑放空,有人在学新技能,有人在跑步健身,有人在搞直播,也有人什么也不干。
流行一句话叫做“下班后你所做的事,决定了你的未来”,说的可能有点夸张,随随便便把人就给分类了,这不严谨,就像现在高考一样,能不能考上大学,上什么大学,就决定了人的一辈子,简单粗暴就把人给分成三六九等了。
每天下班后的几小时,按照自己的兴趣做一件事,随着时间的积累,从量变到质变,会对一个人产生一定的影响是真的。当然,有些人做的事情可能不是按照兴趣,而是强迫自己做的事。
其实最好是跟着自己的兴趣,做一件工作以外的事情,这样有显而易见的好处。
首先,工作上忙碌了一天,让大脑有个调整休息的时间,大脑一直处于一种模式下,会非常容易疲劳。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能让大脑得到休息,身心也会从紧张的状态下变得愉悦。
另外,人不能只在一条路上走到黑,一个岗位干到退休。现代职场,人不能只有一种技能,一旦遇到行业切换,或者行业大周期,那么多一项技能,就给未来多了一个路。比如这几年的建筑行业大周期,互联网行业大周期,很多以前光鲜亮丽的高薪职业,随时就被裁员了,随着人工智能这两年以来的大爆发,很多科技公司的高薪岗位直接被替代,甚至有的部门直接取消。
如果这个时候,你在职业以外,跟着自己的兴趣,逐渐构建影响力,说不定就多了一条出路,把人生的道路越走越宽。
再者,业余时间做的事情,靠的一定是长期主义,如果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很难长久做下去。并且主要在下班后的业余时间,极有可能会被其他事情打扰到。一般人很难有极强的自控力,而兴趣则可以弥补这个缺陷。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做长久的可能性更大。
比如我选择的业余时间互联网写作,一直以来,互联网是我热爱的行业,而网络写作我已经做了很多年,又有这样的兴趣爱好,这是经历过时间检验的,所以是比较容易长期做下去的,从我在网上建立个人网站写文字,已经超过 15 年,所以无论写字的平台发展到什么阶段,切换成什么新的平台,都不会影响这个事情。
另外,能获得正反馈,这个行业诞生了很多大牛,并且是很多人已经验证过是可行的,不少人以此为职业,发展出了很多商业模式,也是成熟的道路。
我想,每个人结合自己的职业和兴趣所在,也一定能发展出适合自己的,下班后可以长期去做的事情。并且,最主要的是,在这个领域能建立自己的影响力,扩展自己的人生路径,人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只有如此,才能不断迭代升级,而不是被固化在一个地方,一个模式下。
像这一轮的人工智能革命,很多人掉队了,觉得人工智能距离自己很遥远。其实人工智能已经悄然进入我们的生活各个方面,下一篇再专门写写。
上文:高考填志愿那些事 系统化思维这两年逐渐被大家所接受,以点状和现状去做一件事情显然和构建系统去做,效果有着天壤之别,祝你早日能构建适合自己的系统。禅定时刻
很可惜,实际上我业余大部分时间在消费,极少时间在生产。刷视频、看电子书、玩游戏都是消费,说到底都在浪费生命,能学到东西很少,还会接触各种谣言。陪宝宝玩是生产,算培养亲子关系;写代码也是生产,是本职工作的惯性;专门看新技术资料也是生产,提高自己。但是我生活中在生产的时间太少。我心里明白,但还是习惯在消费。
所以有个兴趣爱好非常重要,比如很多搞物理研究的科学家喜欢乐器
你说的是我。
下班后就跑来逛你们的博客了,哈哈!
下班后我喜欢去骑行、拍照、整理照片发到自己的博客;但现在基本上每天都要加班,根本没什么业余时间……
中产都去骑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