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知识星球老板吴老师的回复,很多人建议星球将上传视频功能放开,说实话,那样服务器资源将是非常庞大的一笔开支,早些年很多初创公司搞视频的,都被服务器费用烧死了。
知识星球现在应该是保持小团队运营,有点像 《小而美》 作者提倡的那种经营模式,保持小团队,保持盈利,这样产品能走的更长久。也符合知识星球这样的产品定位。
其实星球 「JZhou 的朋友们」 前身,就是可以上传视频的,因为注册的早,被灰度测试的时候灰度到了,付费周期也是一次付费用就有效 (现在官方没有这种付费模式了)。去年我准备重启这个星球的运行,特向官方申请修改了这个星球的,将付费模式改成了固定时长,当然,早期的特权同样也消失了。说实话,并没有什么遗憾,我很理解,加上本身星球基本上是一图文为主,没有上传视频的刚需。为了对抗薅羊毛的不法分子,张辉老师的长文分享其实是以语音的形式上传到星球。
很多违法的免费分享灰产,都是将付费星球内的内容直接复制过去在编辑分享,甚至卖钱,头号星球 「生财有术」 的内容分分钟就被搬运到灰产的共享群里。其实我们还是本本分分做产品更好,像知识星球官方这样就挺好,尽量压缩成本开支,保持产品持续开发迭代。
知识星球明年就 10 周年了,对于一个互联网产品来说,早已经过了增长期,到了成熟期,成本是不得不重点考虑的因素。
其实我们做其他产品也是如此,知识星球团队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参考,在深圳,能生存下去的公司着实还是不容易的。现在很多人提倡的创业方向就是一个人公司,实在忙不不过来了再请助理,意味着,所有的事情,包括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都得自己来。
这也是我之前一直说的,保持下场干活的能力,这个能力不能丢,很多人当了领导之后,不能自己亲自动手干活,这样创业的成功率是不高的。
以前那种高举高打的模式已经玩不转了,烧的毕竟都是投资人的钱,资本是要求回报的。以前那种路径,在当时的环境下可能是最好的选择,但是现在的大环境下,就不是了。
推荐:极简主义创业 川建国同志貌似很稳了,让大家再次体验一把华尔街只狠。禅定时刻
合理的盈利能力才能走的更长远,我目前靠爱发电的项目好在投入不大,如果需要重资金投入,我自己也早就投降了。
不过长期运营的话,还是得考虑盈利能力的,相比博客园直接就寄了,这年头靠情怀活不下去的。
是啊,一上规模,开支就暴涨,很容易挂掉。